释放政策温度 中央资金为残疾人生活“添彩”
2025年中央财政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44万元下达基层,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资金12万元(直达资金3万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32万元,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资金精准发力,靶向破解“急难愁盼”。中央资金的接收、分配、使用全过程实现信息化追踪。聚焦残疾人需求,中央一般公共预算资金统筹用于7岁以上残疾人康复服务、农村困难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与托养服务供给,助力残疾人提升生活自理能力与社会参与底气。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使用则涵盖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及早期干预试点、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人文化服务、困难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残疾评定补贴、残疾学生助学,以及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机构设备补助等,全方位织密残疾人生活保障网。
二是部门协同联动,构建优质康复生态。市残联以构建完善康复体系为核心,主动联动教育、民政、卫健、医保等部门,建立健全信息共享与会办机制,形成“多方协作、合力助残”的工作格局。“残疾康复工作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让残疾人得到更好的服务。”市残联工作人员表示,跨部门协同打破了服务壁垒,让政策落实更高效、福利传递更及时。目前,全市已建成7家定点儿童康复机构,为残疾儿童提供专业康复支持。同时,市残联制定《太仓市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考评办法》,建立每季度考评通报制度,从制度层面严把服务质量关。
三是政策双重升级,民生保障持续加码。自2025年1月1日起,按照上级部署,本地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实施新补助标准,政策红利实现“扩面+提标”双重升级。普惠受助儿童年龄范围从原来的0-14周岁放宽至15-18周岁(不含18周岁),且该年龄段不再限定低保、低保边缘、一户多残、依老养残等特定困难家庭,更多残疾儿童得以纳入保障范围。困难家庭补助标准提高上浮,低保、低保边缘、一户多残、依老养残家庭的残疾儿童康复补助均高于一般标准,在原有基础上,15周岁-18周岁(不含18周岁)困难家庭的残疾儿童康复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