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回顾 | 数字魔法学院、寻味艺术……上周,娄城文化活动很精彩!
慕名而来系列活动(第九期)—“名”家风范
8月17日下午,太仓名人馆(宋文治艺术馆)成功举办了慕名而来系列活动(第九期)—“名”家风范。本期主题聚焦20世纪中国画坛知名人物——宋文治先生,以宋文治艺术馆为平台,带领学生们深入了解这位艺术大师。讲解员生动讲述了宋文治先生的艺术历程与生平故事,并通过趣味问答环节,围绕其生平事迹和基础美术知识,与学生们展开互动,加深了大家对大师及其艺术成就的理解。
国风手绘时钟DIY环节,老师首先通过视频教程,向孩子们讲解了时针、分针、秒针的安装规律以及时间刻度的设计原理。随后,孩子们纷纷化身为“小小画家”,在空白的时钟底盘上尽情挥洒想象力与创造力。他们或描绘心中的山水意境,或点缀缤纷色彩,全神贯注地打造着独一无二的个性艺术时钟。这不仅是一次手工实践,更是一次将艺术审美融入日常生活的趣味体验。
这场活动,不仅向学生们传递了宋文治先生的艺术精神与知识,更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感受美、创造美的种子,完美诠释了“‘名’家风范”的深远意义。

探园寻石趣拓染绘童梦|
2025年弇山园—奇石馆亲子研学主题活动
一砖一瓦藏古韵,一石一叶皆诗意。弇山园的每一寸景致都藏着说不尽的故事,这个周末我们打造了一场专为亲子家庭设计的研学活动。
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一同走进弇山园。漫步于亭台楼阁之间,看那精巧的建筑布局,感受“一步一景,步步生情”的独特韵味。而走进弇山园旁的奇石馆,一场与奇石的邂逅正等待着大家,馆内陈列着各种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奇石珍品。孩子们可以近距离观察奇石的纹理、形状,在笔记本上临摹石形,感受大自然亿万年的“雕刻功力”。
活动的最后是最让人期待的植物拓染团扇DIY环节。专业老师先讲解拓染的技巧和注意事项。随后,孩子们和家长一起,选取自己喜欢的植物叶片,将其放在空白团扇上,用工具轻轻敲打,让植物的色彩和纹理印在团扇上,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团扇。

博物课堂走进爱心暑托班
博物馆是浓缩的“历史课堂”,暑假期间,太仓市博物馆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为青少年打造一个寓教于乐、收获满满的快乐假期。同时,太仓市博物馆积极延伸社会教育触角,将优质“暑托课程”送进社区。
8月12日下午,一场精彩的《王锡爵家风家训美德教育》公益课程走进市娄东街道景瑞社区暑托班,讲解员老师深入挖掘王锡爵及其家族的优良家风,精心设计了一系列适合孩子们理解的课程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人物故事,让孩子们了解王锡爵家族“持身之洁,嫉恶之严”的良好家风家训。这堂课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王锡爵廉洁自律的一生及其对家族家风教育的重视,同时通过互动问答,在潜移默化中滋养了孩子们勤于学习、勤于善事的品格。
此次博物课堂廉政课程进暑托班,得到了老师和家长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课程非常有意义,有助于树立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丰富了孩子的学习内容,也让孩子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
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是博物馆教育的重要使命,通过党建引领,将博物馆社会教育延伸到青少年,让暑托班不再局限于看护,而是成为红色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阵地,让廉洁之花在孩子们心中绽放,为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数字魔法学院:探访“会跳舞”的机械臂
8月13日,太仓市图书馆联合太仓市数字经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组织小读者们走进浩科机器人(苏州)有限公司,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工业机器人探秘之旅。
在浩科机器人专业工程师的引导下,小读者们首先通过多媒体影像了解了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眼镜生产、精密焊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随后,大家深入生产车间,近距离观察了精密的机械臂阵列。工程师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指导同学们使用iPad进行现场互动操作,亲身体验了操控机械臂完成前进、抓取、旋转等动作的奇妙过程。
活动的实践环节——“机械小工匠”挑战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每位读者领取了DIY材料包,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组装齿轮、连杆和夹爪,最终成功制作出自己的“机械剪刀手”。当亲手组装的机械手稳稳夹起目标物时,大家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这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是一次对机械传动原理的生动启蒙。

“暑期家庭阅读季”——全家逛书展
8月13日,太仓市图书馆携手20组家庭,开启了一场充满书香的“暑期家庭阅读季”特别活动——共赴上海书展。这场活动不仅是为了助力读者培养阅读习惯、提升人文素养,更希望让每个家庭在互动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浸润书香氛围。
一踏入上海书展,满眼皆是层层叠叠的书架,像一片繁茂的“书林”,又似一座无边的知识迷宫。现场虽人潮涌动,却丝毫不减读者们的专注:有人驻足书架前细细翻阅,有人捧着书本凝神品读,每个人都在属于自己的“书世界”里认真挑选。
当天的书展格外精彩,新书分享会和讲座覆盖文学、历史、文化、科学等多个领域。无论是想探寻城市历史的脉络、品味传统文化的智慧,还是想触摸前沿科学的脉搏,参与的家庭都能找到贴合自己兴趣的内容,收获满满。
一年一度的全家逛书展,离不开读者们的每一次欣然赴约,这份双向的奔赴温暖而珍贵。期待下一次书香之约的到来。

寻味艺术·杜布菲式奇妙拼贴
8月15日下午,在四楼生活阅读空间方寸之间,一场充满艺术创想的“寻味艺术·杜布菲式奇妙拼贴”少儿工作坊圆满举行。小艺术家们在这里体验了法国原生艺术大师让·杜布菲的艺术世界。
活动伊始,小小老师通过生动讲解带领孩子们认识这位特立独行的艺术大师。从葡萄酒商人到艺术家的传奇经历,特别是杜布菲44岁重拾画笔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小读者。其中,重点赏析的“鸣路波”系列作品,以其标志性的红蓝白三色和充满生命力的线条,为孩子们打开了艺术创作的新视野。
在创作环节中,小艺术家们模仿杜布菲的创作手法,将平面拼贴与立体雕塑相结合。他们大胆使用红、蓝黑三种色彩,通过自发性的线条创作,呈现出16件各具特色的拼贴作品。有的作品展现了夸张的动物造型,有的则创造出奇幻的抽象图案,每件都充满童真趣味与原始艺术的生命力。
活动最后,孩子们手持自己的作品进行了合影,这种融合艺术欣赏与动手实践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艺术大师的创作理念,更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旧衣大改造
8月15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旧衣大改造”环保主题活动在太仓市图书馆二楼创客空间精彩呈现。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小读者们普及环保理念。
活动于下午2点准时拉开帷幕。在专业老师的引导下,小朋友们首先系统学习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种类,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方法。随后,在家长们的协助下,孩子们充分发挥创意,将废旧衣物变废为宝,通过绘制个性化图案、精心搭配色彩,完成了一件件独具特色的环保作品。活动最后还特别设置了趣味十足的垃圾分类互动游戏环节,小朋友们分组协作,在欢声笑语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将环保理念深植心中。

阅江南——长三角一体化阅读联盟历史文化名人文献展
长三角地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孕育了众多文化名人,其文献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阅读联盟(青浦区图书馆、昆山市图书馆、太仓市图书馆、吴江区图书馆、吴中区图书馆、嘉善县图书馆)特举办阅江南——长三角一体化阅读联盟历史文化名人文献展。通过文献展整合区域公共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挖掘历史文化名人的当代价值。
7月15日—8月17日,展览在太仓市图书馆展出,共有30多张展板,陈列了长三角六地30余名历史文化名人,展板内容涵盖地方历史文化名人的图像,及其手稿、书信、古籍、影印本、地方志、传记、书画作品(复制件)等。同时在太仓市图书馆二楼地方文献区域专设展览文献专架,将历史文化名人的相关著作进行展出,并同步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
通过此次展览以达到长三角区域文化共融,以文献为纽带,构建长三角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学术传承,梳理名人文献脉络,助力地方文化研究与教育普及;公众参与,通过展览激发公众对江南文化的认同感与探索兴趣。

野孩子的四季·mini:植物界的追星族,向日葵的向往
8月17日,永丰村蘑法森林农场成功举办“野孩子的四季·mini”自然教育活动,16组家庭在金色向日葵花海中开启探索之旅。
活动中,陈安可老师借助标本展示与互动环节,为大家讲解了向日葵花盘的结构——它是由上千朵小花共同组成的。同时还揭示了向日葵“追日”的奥秘,即这一现象源于茎秆生长素对向光性的调控,并非是花盘本身转动所致。
在亲子实践环节,各个家庭携手协作,共同体验“从田间到舌尖”的过程:他们亲手剥下葵花籽,认真学习土灶翻炒的技巧,随后品尝那饱含“阳光味道”的劳动成果。
活动接近尾声时,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采摘向日葵,并搭配野花创作出专属花束,充分展现出他们的艺术巧思。
太仓市图书馆零基础艺术课“演讲与表达”
近日,太仓市图书馆举办的零基础艺术课“演讲与表达”活动圆满落幕。本次课程特邀太仓电视台主持人、高级注册国际职业企业培训师、TEDxSuzhou演讲教练韩逢老师担任讲师。课程采用工作坊形式,结合理论传授、练习指导和成果展示,从演讲思维、逻辑构建、演讲稿写作到讲演结合等维度,全方位提升学员的演讲与表达能力。
本次零基础艺术课为期两天,共4课时,于8月16日至17日在太仓市图书馆四楼生活阅读空间“立言之境”开展,为参与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展示平台。学员们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从零基础逐步成长为演讲达人,活动反响热烈。

“重走郑和航路探寻丝路商韵”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探秘
8月15日,一场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沉浸式探秘活动在太仓市博物馆举办,通过参观展览、手工创作等多元形式,让参与者深度感受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辉煌,传承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内核。
活动伊始,孩子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江海和合扬帆太仓——郑和下西洋620周年文物展》,了解郑和七下西洋路线,探讨船队出海贸易的组成,重温古代太仓作为江海要津、外贸大港的辉煌历史。随后,讲解员为大家讲解了青花的常见纹饰,并带领大家动手绘制青花纸盘。孩子们化身“古代工匠”,拿起画笔在白色纸盘上精心勾勒青花纹样,有人绘制了鹤纹、鱼藻纹、菊瓣纹等纹饰,有人复刻了青花菱口大盘,有人融入了现代元素,不一会儿,一个个独具特色的青花纸盘就完成了!紧接着,工作人员为孩子们讲解了六分仪的基础原理和构造部件,指导孩子们制作简易六分仪模型,让孩子们在拼接与组装中深刻体会古代航海技术的智慧与精妙。在探秘活动的最后,孩子们绘制了郑和七下西洋航线图,从太仓刘家港出发,途经东南亚各国,穿越印度洋抵达东非海岸……他们仔细地标注途经的重要地点,在动手实践中直观感受郑和船队扬帆远航、探索世界的壮阔场景。
本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习了郑和下西洋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更是在动手实践与互动体验中激发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感悟古代航海智慧,增强民族自信。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